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31日晚8时,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铭记抗战历史 砥砺奋进前行”,在南京电视台综合频道、少儿频道及牛咔视频App同步开播,为全市青少年带来一堂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开学第一课。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铭记抗战历史 砥砺奋进前行”为核心主题,分为 “历史回响 山河铭记”“科技强军 维护和平”“报效祖国 使命在肩”三大篇章,创新采用“主课堂+多地实景寻访”的形式,带领青少年走进南京这座承载着深沉历史刻痕与厚重民族记忆的城市,在行走与聆听中触摸历史、感悟精神。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开学第一课拉开帷幕。主讲老师、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韦雯倩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南京这座城市的深重历史与不屈精神。
课程中,跟着寻访小队,大家“云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个必胜”主题展厅,深刻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走近抗战老战士李剑锋,围坐聆听老人亲身经历的抗战故事,感受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与英雄气节;来到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实地体验国防知识学习,近距离感受国防教育的魅力;走进南京集成电路创新馆,探秘中国“芯”的研发历程与技术突破,直观理解科技在强军强国中的关键支撑作用;还寻访了2025年全国道德模范、“大豆院士”盖钧镒的科研团队,感悟老一辈科学家扎根领域、报效祖国的赤诚。
在专家课堂环节,思想的碰撞与精神的传承更显深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社会服务部主任王敏在“三个必胜”展厅内以“传承抗战精神 矢志自强不息”为题,为同学们解读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国防教育专家、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华,则围绕“科技强军 维护和平”展开分享,让青少年明白科技实力对国家主权与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最后,全体学生起立,共同发出新学期倡议:“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勤学善思笃行,锤炼过硬本领;以我壮志豪情,铸就祖国辉煌;以我青春热血,捍卫盛世中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韦雯倩说,整堂开学第一课以鲜活历史为“活教材”,清晰串联起“历史记忆—强军力量—报国行动”的逻辑主线,让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轨迹。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不仅引导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更激励他们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责任,以青春之姿砥砺奋进。
当晚,全市中小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平台同步收看“开学第一课”。节目播出后,学生反响热烈。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初二(1)班学生蒋霄说:“当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书本中走入开学第一课的现场,我感受到抗战精神并没有被尘封在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中,而是依然跳动在新时代的脉搏里。它融在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攻坚克难的背影里,藏在军人坚定的步伐里,体现在每个平凡中国人坚守岗位的职责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愿在学业上精益求精,用当下的每一分努力,接过抗战精神的历史火炬,继续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金陵中学高一学生李阅川说:“当我听到抗战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看到科技工作者为中国‘芯’默默奋斗,我深深体会到,‘铭记历史’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用行动去延续的使命。我们要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学习,以知识和创新助力祖国发展。”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