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农民画传承人创作蛇年主题作品

发布时间:2025-01-23 09:31      点击量:752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勾勒线条、提笔上色……一条褐绿色的灵蛇跃然纸上。1月21日上午,在位于六合区冶山街道的六合农民画美术馆里,省级非遗项目——六合农民画传承人王金凤埋首桌前,聚精会神创作蛇年主题作品《灵蛇献瑞》。

  记者在现场看到,画纸上,底稿已经打好,人物、蛇、树、鸟等形象轮廓清晰。只见王金凤手拿画笔,轻蘸水彩,慢慢上色,一丝不苟。作品中,一位母亲吹响竹笛,灵蛇“听”到后爬上枝头,摇落了树上“结”出的铜钱;看着铜钱“从天而降”,孩子们或高举双臂,或拿稳竹篓,准备接住这一波“泼天富贵”……“我从上周就开始构思,然后画草图、拷贝,如今雏形初现。这幅画将于春节假期与市民游客见面,向大家传递蛇年大吉、财源滚滚的新春祝福。”王金凤一边手不停歇,一边向记者介绍。

  与此同时,胡斌创作的《金蛇献瑞》刚刚从画板上“走”下来。“你看,这条蛇吐出的不是分叉的‘信子’,而是祥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画面中,一条通体金黄的蛇盘在树干上,不但吐出“祥云”图案,而且身上遍布着小铜钱;树上硕果累累、地面上花团锦簇,水塘里长满荷花、鱼儿自由自在……“这些都是蛇喜欢的生活场景,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所见皆所愿、所得皆所想。”胡斌说。

  胡斌不仅是六合农民画传承人,还是冶山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负责人,沉浸六合农民画创作、研究多年。他介绍,作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六合农民画源自灶头画、中堂画、年画等传统民间美术,主要采取勾线平涂的方式,不讲究透视、比例、明暗等专业绘画技巧,采用农民独创的绘画语言,讲情不讲理,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构图饱满、感情质朴,乡土气息浓郁,最大特色在于其极具原创性,被美术界誉为“原生态艺术”。2016年,六合农民画被列入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曾先后应邀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国展出,六合也由此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传承发展至今,六合农民画依然保留着年画艺术元素,因此,新春佳节来临之前创作一批生肖主题作品已成‘固定节目’。2024年底,我们就组织骨干作者、非遗传承人等抓紧创作,目前已收到蛇年生肖画十余幅。”胡斌介绍,“部分作品将被精心装裱,陈列在六合农民画美术馆。同时,将制作成写真展板,进景区、进社区巡展,并利用新媒体形式上‘云端’,烘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新春氛围。”

  记者采访时,恰逢由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云享画意山乡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创作展在六合热闹开展,共展出全国优秀作品120幅以及六合本地艺术家历年获奖作品160幅。“全国大展‘落户’,是六合农民画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生动注脚。”六合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该区专门出台了《关于积极支持农民画保护传承发展转化的意见》,并举办首期六合农民画创作培训班,成立六合区农民画研究会,推动创作、研究农民画在当地蔚然成风,持续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一“国字号”名片。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