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读城南京”收获满满

发布时间:2025-11-20 10:00      点击量:88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实习生 赵韵涵

  “非常感谢南京如此热情、开放、包容地接纳我们,这段经历真的无比美好!”11月19日上午,南京紫金山庄国际报告厅内掌声此起彼伏,2025“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南京段行程在此收官。40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青年代表和20名来自南京、长沙两地的优秀青年代表,围绕论坛主题交流研讨、分享成果,为此次的南京之行画上句号。

  当日9时30分,成果分享会如期举行。青年代表们分成四组,围坐成圈,就“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创新创业的挑战与实践”等主题各抒己见,随后以分组汇报形式分享探索心得,既有条理清晰的观点阐述,也有创意十足的情景表演。 

  “我们借助虚拟现实工具,通过数字重现的方式呈现文化遗产,核心是让大家与历史真正互动起来。”一位国际青年代表分享道。她特别提到了此次“读城南京”之行中参观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经历,“这种数字化博物馆对年轻一代非常有意义。它能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大家可以亲身感受场景,聆听配套音乐,选择喜爱的人物成为其中一员,真正参与其中。正是这样的互动形式,让年轻人更有动力去保护和传承身边的文化遗产。”

  报告会期间,“家乡之美”全球青年创意作品征集颁奖仪式同步举行。除开幕式已颁发的一、二、三等奖外,本次闭幕式现场还颁发了10个优秀奖,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青年代表上台领奖。印度尼西亚青年因坦·拉赫马宁蒂亚斯·扎亚迪凭借图片作品获奖,她坦言此次南京之行对她启发很大,她看到了南京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传统文化之中,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与文化遗产产生联系,这些智慧与做法她希望可以带回自己的祖国,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几天时间里,青年代表们通过交流座谈、场馆参观、实地探访等形式,深度“读城南京”。“这是在南京的最后一天了,令人伤感和不舍。”谈到与南京的分别,来自玻利维亚的卡洛斯·安德烈斯·奥利维拉·卡瓦列罗恋恋不舍地说,“这是我第二次来南京,我有幸结识了很多不同的人,他们非常热情。虽然就要离开,但我向自己保证,我会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更多次来南京,我很期待。”

  当天下午,青年代表们统一搭乘高铁前往长沙,继续“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后续行程。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