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希) 南京的鸟类“老朋友”们回来了!记者昨天在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采访获悉,近5000只候鸟“先遣部队”已陆续飞抵江宁新济洲,开启新一轮候鸟迁徙季。“今年秋天气温偏暖,我们观测到,候鸟迁徙季启动比去年迟了10—15天。”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告诉记者。
10月下旬开始,隔三岔五,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都有候鸟“老朋友”归来:10月20日,洲岛生态监控里观测到第一批候鸟“访客”普通鸬鹚,数量上千只;11月3日,第一批白琵鹭“回家”,数量在10—20只;11月4日,发现了9只燕隼……据统计,当前回归的候鸟品种包括鸬鹚、豆雁、灰雁、罗纹鸭、针尾鸭、斑嘴鸭、绿头鸭等。候鸟“先遣部队”数量近5000只,它们成群结队在新济洲、新生洲、子母洲上觅食、嬉闹,新济洲也因此迎来每年最热闹的时光。
据介绍,飞抵新济洲的候鸟,沿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而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是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之一,北起俄罗斯远东和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向南经过东亚和东南亚,直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210种、超过5000万只候鸟将沿线22个国家连接在一起。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这条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南京长江新济洲湿地群,大面积的保育区避免了人为活动干扰,还有大量鱼虾等,为候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近几年越冬季,每年都有约6万只、近70种冬候鸟类来此歇脚。
李全文预测,根据以往的经验,花脸鸭、东方白鹳等候鸟是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候鸟“主力军”,目前它们可能还在赶路的途中,大约在11月底会大批归来。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