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科普法修订颁布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记者了解到,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南京将统筹开展1500余场科普活动,覆盖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各类场景。其中,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省、市主场活动已于上周六在南京科技馆举办。
2025年全国科普月南京的主要活动将重点围绕推动科普法深入实施、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内容,以“1+12+N”模式实现全域联动。其中,“1”为6日举办的省市主场活动;“12”指对应各区分别举办的区域主场活动与多种形式的重点活动;N则涵盖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成员单位等多元主体,通过跨界协作推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确保科普服务无死角、全覆盖。
其间,南京将集结顶尖智力资源,推出20余场高端报告会。活动由7位院士领衔,联合10多位资深科技工作者与行业专家,通过“院士专家基层行”“南京科协大讲堂”“科普报告进校园”等品牌项目,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企业家、公务员等不同群体,深度解读前沿技术与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各类群体搭建起与顶尖智慧对话的桥梁。12条精品科普研学线路将同步对外开放,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高品质科学教育服务。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科普事业的公益属性与社会共同责任,鼓励科技企业转化科技资源、投身科普事业。在主场活动当天,来自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达斯琪数字科技、睿悦信息技术、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拓恒信息技术等本土科技企业积极响应,自愿向南京科技馆捐赠总价值超百万元的科普教育展品。
为迎接全国首个科普月,南京科技馆也进行了新的布展。主题展览分别位于科技馆序厅与三楼,覆盖新能源、航空航天、青少年创新、交通工程等多个领域,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公众的探索需求。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追光之旅新能源电站科普巡展”,为国内首个聚焦新能源电站的沉浸式科普展,设置“能源大比拼”“能源大侦探”“电的存钱罐”等五大交互展区。
据悉,南京科技馆自7月19日恢复开放试运行以来,暑期实行“不打烊”模式,连续开放44天,共接待游客27.2万余人次,日均接待约6200人次,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行。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