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卫婷 实习生 秦瑜声) “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内河,此次我们对秦淮河干流、外秦淮河与秦淮新河分别做了确权登记。”8月6日,在秦淮新河风光带南站片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周文介绍了此次确权过程。随着秦淮河等项目成功登簿,南京完成全部市级重点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完成情况位居全国首位。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指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自2020年起,我市就对自然生态空间和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展开了调查。
“我们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一组织下,全程参与项目试点,完成30个自然保护地、水流类等市级重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的确权调查和基础性工作。”周文介绍,2023年南京完成首批10个项目登簿,2024年完成第二批13个项目登簿,此次完成的秦淮河流域等7个项目是最后一批。
在秦淮新河边,周文展示了相关登记簿信息,只见两根绿色线条勾勒出河道轮廓,沿途标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范围等14类信息。在确定过程中,调查人员以河道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国有集体权属范围、城镇开发边界等综合要素划定水流登记单元确权边界,对两根绿色线条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登记,并把各类权属信息、管制要素等挂接在登记簿上,彻底摸清秦淮新河的“资源家底”。
秦淮河干流段、幕燕省级森林公园、中山水库等一批总面积约9000公顷的自然资源得到确权,让南京成为全国首个给全部市级重点自然资源上“户口”的城市。
完成确权登记对南京意味着什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它清晰界定了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有效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提供了产权保障和数据支撑。登记成果未来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碳汇交易等相关领域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为自然资源“上户口”,就是为保护绿水青山“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明权属”。据了解,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研究建立覆盖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等全流程、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长效机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京保驾护航。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