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调又唱起了主角。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南京公共建筑持续进行节能改造、引入“能源管家”,开启了“省电模式”。有医院能源托管11个月省电近200万千瓦时,昔日“落后生”成了节能减排“模范生”。
从百子亭路走进江苏省肿瘤医院门诊大厅,这里医患人员进进出出,有的则坐在椅子上等待。记者实测发现,这里的温度在27℃左右,空间环境体感较为舒适。在长长的病房走廊内,有的家属在与医生沟通治疗,有的则穿着病服散步。“空调温度正好,不冷不热。”一位病人说。
“我们的大楼建设年代早,有的已经超过40年。设备老化、能耗居高不下,不仅增加医院运营费用,在每年的公共建筑节能减排测评中,也是长期排名靠后。”省肿瘤医院总务处负责人表示,3年前,医院与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能源托管协议,开展设备改造与能源管理。医院用能系统边改造边运营,合同能源托管前11个月,节电就超过190万千瓦时。
针对病房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不循环弊病,新上3台蒸汽蒸发器和1台热水锅炉,对2号病房楼热水进行循环改造,节省天然气的同时,让病人打开龙头就能洗到热水澡。
“相比改造前,现在1年用电量节省超10%,用气量节省了超30%。”医院总务处负责人表示,这样的亮眼成绩,让医院获得了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节能降碳优秀典型等荣誉,老建筑实现了绿色节能的“逆袭”。
在地下能源管理机房内,远大的“能源管家”24小时值守医院。“我们会根据时间、人流量,设置空调温度,从而更科学地使用空调,避免各楼层不必要的浪费。”现场负责人吴胜阳向记者介绍,此次新上了磁悬浮机组,为大楼供应冷气。“磁悬浮主机节能率超过50%,随着老旧空调更换完毕,后期节能效率会更高。”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第三方测算,省肿瘤医院核定综合节能率20.39%,年节约标煤1024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余吨。
傍晚时分,随着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门诊区人流量的减少,部分楼层区域灯光、空调分段关闭或微调。“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空间高,为提升空调效果,我们加装9台空调净化机,同时还减少了能耗损失。”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现场运营组长陈大鹏表示,空调净化机通过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净化空气,还能一定程度抑制病毒传播。
在近2000平方米的地下能源管理机房内,各类设备为13万余平方米医院提供着冬暖夏凉、卫生热水等能源服务。该能源机房以热电厂发电废热为主要能源,电力和燃气为辅助能源。为进一步提升能效,企业投资的磁悬浮节电空调主机,制冷效率提升超40%。由于病房区需求不同,“能源管家”也是因楼层而异,为患儿提供个性化温度服务。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南京绿色建筑起步较早,2013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全面推进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先后颁布《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作为“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我市完成了超3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建委联合市财政局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建筑市级示范。
在省发展改革委近期推出的《2025年江苏省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公共建筑与设施篇》,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佳汇大厦等3个项目入选。其中建成超30年的佳汇大厦通过绿色低碳改造,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约20%,年节约用电量约22.22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约100吨。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