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5-05-16 14:36      点击量:59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

  5月15日晚,“在博物馆里遇见‘宁’”——南京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举行,5月“博物季”正式拉开序幕,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等待广大市民游客前往品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南京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始终坚持创新,让改革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博物馆成为文化惠民主阵地。

  “展”卷金陵,百余项展览和活动将陆续登场

  活动现场,南京博物馆行业数字人“宁小博”为大家作了精彩推介。5月“博物季”,南京推出三大特展,分别为六朝博物馆“遇见达利”特展、南京城墙博物馆“国王岩”特展以及南京市博物馆“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特展。

  同时,还精心挑选了“2025年度南京十大推介展览”,分别是:南京市博物馆推出的“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寻宁——南京市江宁华西村考古成果展”、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推出的“破晓——城市接管中的人民公安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的“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南京城墙博物馆推出的“国王岩——德国最险固的堡垒特展”、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推出的“信仰的力量——莫斯科归国雨花英烈事迹展”、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推出的“抗战烽火 万众一心——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料展”、孙中山纪念馆推出的“不朽的丰碑——孙中山逝世100周年纪念特展”、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推出的“风从东方来——宾贡士子留学之路与东亚文明交融展”、南京市溧水区博物馆推出的“江南诗意地 汉韵六朝辉——溧水区博物馆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文物展”。

  此外,还有100余项特色展览和社教活动将陆续登场,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

  “颗粒归仓”,近60万块城砖“回家”

  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方面,南京一直在行动。

  2016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旨在面向全社会征集散落的城砖线索,共同寻找、守护城墙,也共同守护属于南京人的集体记忆。活动至今已回收近60万块城砖,用于城墙修缮、学术研究及展示。

  活动现场,南京市城墙管理中心向一批积极提供城砖回收线索的“城墙守护人”颁发证书,感谢他们为南京城墙保护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文物保护部的巫骁和来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陈曦这一对文博伉俪,在活动现场深情讲述了“吴煦档案保护修复项目”背后的故事。

  文脉永续,让更多孩子“在博物馆长大”

  在南京,博物馆早已成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来自拉萨路小学的同学们,用一场《我在博物馆长大》的表演,讲述了他们在博物馆的一场奇遇。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南京开展全市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建设工作,整合公布全市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为社会开展实践教育、研学活动及课程开发提供便利。

  活动现场发布《南京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100个项目,充分释放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市文旅局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博物馆方向微专业框架协议》,在建设博物馆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博物馆备案等方面开展合作;市文旅局和南京晓庄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推进双方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社会。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