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在宁首演

发布时间:2025-04-28 14:44      点击量:60

晨报讯(通讯员 吴涵玉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4月26日下午,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在江苏大剧院首演。年轻的大学生演员用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

与以往青春版《牡丹亭》由专业昆剧表演团队出演不同,此次登台的是一支完全由学生组成的演出和伴奏队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足22岁,项目在全国精挑细选,从东南大学等29所高校选拔出50位青年学子,组建起一支年轻且使命感十足的昆剧演出团队。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出任艺术总监,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亲自执教。历经9个多月的精研打磨,以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为蓝本,精心呈现出《游园》《惊梦》《言怀》等一系列精彩折子戏,为昆曲传承探索出一条充满青春活力的崭新路径。

东南大学2021级本科生范宇鹏,在折子戏《回生》中饰演柳梦梅,他将此次经历视为“一场如梦似幻的奇妙旅程”,深刻领悟到戏曲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的精妙之处。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任研佳参演花神,在她看来,花神既是杜柳情缘的守护者,也是生死轮回的叙事者,于数字时代再现古典意象,是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探索。琵琶演奏者、苏州大学张早早在首演前,心情紧张又激动,过去八个多月的排练时光里,她在课堂上从老师言传身教中体悟昆曲韵味。

在4月25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白先勇先生表示,昆曲是以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人最深刻的感情,他还回忆起22年前筹创青春版《牡丹亭》时的往事。他表示,最初他们便拟定“昆曲进校园”计划是重要方针,“当时昆曲界的危机之一是观众老化,培养年轻观众乃当务之急,而青年观众中,又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目标,因为高校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欣赏昆由这类高雅艺术。”

青春版《牡丹亭》一炮而红,每次进校园演出都是座无虚席。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在观看青春版《牡丹亭》后,才猛然发觉原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竟有像昆曲这样精美雅致的表演艺术,于是对我们的华夏文明又靠近了一步,民族的文化基因被勾动起来,引起了精神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昆曲《牡丹亭》研究专家赵天为介绍,“校园青春版《牡丹亭》”的首演,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破圈实验,更是一场承载着美学传承使命的青春接力。“特别值得期许的是,这场艺术实践更像是一场文化播种:今日手挽水袖的青年学子,明日都将成为散落四方的璀璨星辰。每个人都将化作传播昆曲的种子,让昆曲从剧场艺术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