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两个集体两名个人获命名。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良种繁育团队、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淮剧团入选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焊接培训中心主任邱明辉入选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
成立于1963年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良种繁育团队,在六十年如一日的“岗位学雷锋”传承中不断探索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以选育水稻新品种以及研究绿色高产栽培为职责,他们始终发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精神,先后培育出“武早农”“武粳1号”等124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武”字头水稻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30%左右,最高年份达50%以上,累计增产稻谷130亿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20亿元。近年来,团队在制定育种目标时紧贴前沿科技发展,一批批特性鲜明的水稻新品种推广运用,水稻育种实现了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的跨越。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淮剧团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基层剧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宗旨,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执着追求,通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等方式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近年来,剧团聚焦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推出“村干部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等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蕴含精神力量的一批精品优秀文艺力作。他们把送戏下乡当作“走亲”,每年深入农村演出120多场;视淮剧艺术传承为己任,长期帮助镇江扬剧团、沭阳淮海剧团等单位创作多部大戏,开展“淮剧进校园”公益项目,在6所学校组建“淮剧社团”,剧团国家二级以上演员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孩子们中间教学、表演,培训学员1000余人。
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于1995年在治爆缉枪收缴非法枪支行动中负伤,左腿高位截肢,凭借顽强毅力重新站起,仅两年后就戴着假肢、带着体内30余颗铅弹重返工作岗位。30年来,他坚持用一条腿走村入户,创新“四个一”工作法,将户籍窗口变为服务群众的桥梁,走访困难户,解决户口问题,自掏腰包送物资,为群众排忧解难。他积极投身公益,成立“益海志愿联盟”,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法治宣传、扶贫帮困等活动,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29年来,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焊接培训中心主任邱明辉坚守焊接岗位,参与制造项目300多个,完成专利17项。他将“毫米级精度”刻入职业信仰,带领团队多次攻克重大工程焊接难题,完成一系列“高、大、新”项目的复杂钢结构制造任务,研发的“建筑钢结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创效超2300万元。他以“蓝领创新工作室”为阵地,为行业培养输送高级焊接人才500多人,他致力公益,打造“弧光”公益品牌,在大中专院校教学“创新实践课”,鼓励大批学子走上制造业岗位。
此次命名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共100名(含集体和个人),主要来自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医院、军队等基层一线。他们立足本职、建功岗位,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以新的业绩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记者 吴雨阳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