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霜降晴”上热搜,今冬会是暖冬吗?

发布时间:2024-10-24 09:53      点击量:522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实习生 程君晗

  昨天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是一年当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气温骤降,水汽凝霜。古谚有云“最怕霜降晴”,这句话昨天也上了热搜,意思是若霜降时节天空晴朗无云,预示着冬天气温偏暖,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今年会是暖冬吗?

  昨天我市处于高压控制下,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但是受冷空气影响,清晨气温只有个位数,不少市民早上出门时都感到“有点冷”。好在阳光灿烂,气温逐步回升,午后最高气温达到18℃—19℃,一下上升了近10℃。午饭后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散步,比较舒适。

  这样的秋高气爽天气还能“坚持”两天。最新气象观测资料显示,24日到25日白天,我市依旧维持晴朗的好天气,但是早晚天气较冷,昼夜温差达到10℃。而受今年第20号台风“潭美”外围环流的影响,25日夜间开始,我市将有较明显的降雨和大风天气,预计26日全市阴有阵雨,雨量小雨到中雨。

  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正是霜降节气的特点。而关于霜降的另外一句农谚“最怕霜降晴”,昨天上了热搜。

  古人认为,如果霜降时节天空晴朗无云,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季可能会是暖冬,降水稀少,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霜降时节若遇降雨或降雪,则被视为吉兆。雨水或雪水的降临,不仅能够有效补充土壤水分,还能通过低温杀死部分害虫及其卵,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适量的降雪还能起到保温作用。因此,农谚有云“霜降有雨,冬暖春早;无雨无雪,来年虫灾”。

  对此,一位气象学者告诉记者,民间俗语、谚语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偶然性,不能作为确定性的预测依据。比如昨天霜降,南京是晴天,而东北部分地区有阴雨雪,那该怎么算?

  今冬会是暖冬吗?记者随后从南京气象部门了解到,每年冬季的气象趋势预测要等到11月才能出来,目前还在研究,没有形成结论。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就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拉尼娜事件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秋季“返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气象上一般称之为“冷位相”。因此也有人担心,今年冬天会不会偏冷。

  有气象学家表示,这次拉尼娜事件后续的发展时间较短,比较难以发展到更高强度。不过,哪怕较弱的拉尼娜事件也会影响气候模式,推动全球大气发生异常变化,甚至导致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可以肯定的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也使得冬季天气的预测更加复杂多变。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