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开幕式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开幕式上,南京重磅发布《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4)》等多项研究成果,并对南京市工业软件支持政策进行发布解读。
2024南京软件大会以“发展关键软件新赛道,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为主题,重点围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关键领域,产教融合、数据要素、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等前沿课题,以及南京市重点布局的元宇宙、区块链、低空经济等软件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南京软件产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全国软件企业和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多项成果发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本次大会发布了多项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工业软件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参考借鉴。其中,《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杨春晖发布,从长支持、筑基础、促应用、强韧性、统标准、壮人才等多方面提出了加快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提高工业软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贡献新方案。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2414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软件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报告》还总结了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如技术发展方面,紧随国际发展趋势,逐步走向超融合云化、平台化、智能化。在行业应用方面,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大型工业企业定制化需求增加,中小企业云化工业软件应用需求增加,行业龙头企业也将不断寻求新兴技术的收并购、战略合作机会。
《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4)》(以下简称《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编制,已经连续三年在南京发布。本年度指数结果显示,产业实力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主体培育、创新能力均高于上一年度水平,实现稳步增长;生态建设、品牌建设和融合发展等指标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近年来,南京聚力建设万亿级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持续推进软件产业转型升级,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领域不断发力,目前已集聚重点涉软企业3500余家,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率先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发展工业软件
随着智能制造的纵深发展,工业软件作为数字工业的基石,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南京市作为工业重镇和软件名城,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专项政策,加快打造工业软件优势新赛道。
大会对南京市工业软件支持政策进行了发布解读,南京将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工业操作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等工业软件门类,总体目标到2028年南京工业软件收入规模突破500亿元。在钢铁、石化、电子、装备、能源、航空六大关键行业,实施100项以上自主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打造全国知名工业软件企业5家以上、亿元以上工业软件企业超100家。
此外,开幕式上还启动了“宁开云”自主可控软件开发工具公共平台、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关键软件基金俱乐部等重大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旭、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分别通过视频方式作主旨演讲,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希鹏等作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为期3天,将举办6场专场活动和11场行业交流活动,并同期举行2024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南京将以办好此次软件大会为契机,搭建软件企业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以集群强链推进产业强市,为南京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产业强市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畅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