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大对决 南京开放大学邀你品尝“妈妈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4-05-20 09:40      点击量:10812

为在全社会树立感恩母亲、孝敬母亲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5月19日,由南京开放大学(南京市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南京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栖霞开放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妈妈的味道”厨艺大赛决赛在宁隆重举行。

 

大赛启幕

 

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副处长孙克飞、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陈正宇、南京开放大学社会教育中心处长孙新元、南京开放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巴佳慧、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宋维刚、栖霞区教育局职社科科长周飞、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副主任任寅钊、栖霞区迈皋桥街道民生保障部部长王俊梅、栖霞开放大学校长吉立秋、栖霞开放大学副校长谷雨娥、栖霞开放大学副校长杨洁等领导以及200多名市民朋友齐聚一堂,分享“妈妈的味道”,回忆美好“食光”。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组成了生活的百味,而妈妈做的饭,是永远吃不腻的人间至味。每一位妈妈做菜的手艺不尽相同,但留给我们味蕾的记忆却是一样的,那是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深刻在灵魂深处的爱与幸福。


今年四月,“妈妈的味道”厨艺大赛报名活动在南京学习在线官方网站和南京学习在线微信公众号同步开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来自南京市各区的市民朋友们踊跃参赛。参与线上投票的65份参赛作品,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便获得了197258票的总票数。在激烈的角逐后,票数排名前12名的选手进入到线下决赛环节。



参赛选手现场烹饪佳肴

 

现场,12名参赛选手被分为三组,要在半小时内完成自己的菜品。


随着开赛的指令响起,比赛正式开始。煎、炒、烹、炸……没有特殊的食材,没有复杂的技法,没有精贵的佐料,选手们用最质朴的初心,把妈妈的味道注入菜肴之中。“锅光勺影”之间,一道道香气撩人的特色佳肴陆续出锅。


选手吴亚庆的菜品《鱼头豆腐鱼丸汤》

 

鱼头豆腐鱼丸汤、红烧狮子头、蜜汁糖醋排骨、大盘鸡……选手们从选材到烹饪方式,从口味到色彩搭配,都做足了准备和设计。


十二道菜,背后是十二个家庭的美好“食光”,选手们通过大赛,让味道传递,让爱永存!


一众菜肴中,选手蒋梦麟制作的冷盘“大理石”获得了诸多关注。这道从外形到名字都格外吸睛的菜肴,由皮蛋、鸡蛋等食材制作,是蒋梦麟家的家庭“特产”,也是年夜饭菜谱中必不可缺少的美食。


选手蒋梦麟分享菜品《大理石》背后的故事

 

据蒋梦麟介绍,自己小时候难以接受皮蛋的味道,妈妈为了让她尝尝有营养的皮蛋,特地创造了这道菜肴。


当第一次见到这道菜时,蒋梦麟天真地说:“这是什么菜?长得好像我们教室的地面!”


“你说像还真像,这菜就叫‘大理石’吧,你尝尝‘大理石’的味道!”一旁的爸爸灵机一动,给菜肴起了名字。


一道传家菜的故事就此开始。蒋梦麟表示,这道家宴佳肴传承了40年,前后三代人,妈妈的味道从未改变。

 



评委们试吃并打分

 

 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本次大赛邀请了国家级烹饪大师朱宝鼎、中国药膳名师许一祥和来自塞尔维亚的“感知中国宣传大使”叶琳娜担任评委。每一轮比赛结束后,评委们经过试吃和品鉴,对菜品的色泽、香气、味道、创意、摆盘等方面进行打分,选手根据获得的分数进行排名。


选手吴亚庆、金萍荣获一等奖

 

最终,吴亚庆的《鱼头豆腐鱼丸汤》和金萍的《蜜汁糖醋排骨》脱颖而出,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活动现场的精彩表演


当天现场,栖霞老年开放大学及栖霞区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带来了舞蹈、合唱、走秀等精彩节目,为选手加油鼓劲的同时,更为活动增添了轻松欢乐的气氛。


活动现场合影

 

宋维刚表示,本次厨艺大赛不仅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展现烹饪技巧的比赛,而是一个让我们回归家庭、感悟亲情的重要契机,一个让我们走出家门、以厨会友的交流平台,一场让我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生动实践。


“妈妈的味道”厨艺大赛是南京开放大学的品牌活动,至今已是第六届。厨艺大赛的成功举办增加了社区居民之间交流的机会,提升了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大赛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妈妈的味道和家的温暖。


此次大赛展示了南京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品牌建设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扎实基础,也为社区教育特色教学活动组织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讯员 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