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至2025年底,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按我市确定的这一总体目标,各区都正奋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工程。记者近日从江宁区水务局获悉,在已完成63条幸福河湖建设的基础上,该区还将建成32条幸福河湖,其中,今年将打造12条,包括赵村水库、江宁河等。
江宁区按照“一年示范引领、两年多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的要求,及时出台全区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并对照省、市幸福河湖建设技术指南和评价规范,梳理河湖创建名录,逐条厘清河湖问题,研究制定治理措施,先后塑造了63条有风景气度、文化厚度、生活温度的幸福河湖,其中,秦淮河干流、牛首山河等6条获评省级示范幸福河湖,七乡河等32条获评市级示范幸福河湖。
记者采访了解到,江宁区今年致力建成的12条幸福河湖中,既有建成区河道,包括翻身河、鞭鞍河、南旺大沟、一纵沟、团结河、生态河、金村沟等,也有非建成区河道,包括赵村水库、江宁河、战备水库、王小河等;既有自然资源优势独特的河湖,如赵村水库、江宁河等,也有曾经基础条件一般但在近年来的综合治理中迎来“脱胎换骨”式转变的河湖,如鞭鞍河、金村沟、南旺大沟等。据介绍,南起云台山河、北至阳山河的金村沟水质曾长期处于劣Ⅴ类,通过综合治理实施了管网复建、驳岸整治、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等一系列工程后,水环境明显改善,大大提升了两岸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发挥着排涝、灌溉、景观、生态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的南旺大沟,在近年来的分段整治中实施了控源截污、环保清淤、引水补水、岸坡整治、生态修复、滨水空间提升等工程后,极大改善了区内生态环境。
“凡事成之,必在干之。”江宁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当好河湖治理保护的新时代“答卷人”,让千篇一律的河湖拥有各自色彩,实现“水清岸绿、宜居优居、人水和谐”。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