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晶桥镇西宋马灯 五百年传承 马骏者远驰

发布时间:2024-03-26 11:20      点击量:698

身穿战袍、脚跨战马、手握兵器、背插旌旗……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陶村社区西宋马灯入选。

“西宋马灯起于明朝万历年间兴于清朝,集武术与舞蹈表演于一体,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晶桥镇陶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曹光星介绍,陶村社区西宋村有280多户人家,800多人口。西宋马灯,是当地群众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项喜庆民俗活动,既是欢庆当年的丰收,也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据介绍,西宋马灯一共有16匹马和2条牛,主要是以历代英雄人物的战争场景为表现内容。村里的能工巧匠用竹条、竹篾编成灯笼状的马头、马尾,其头尾由竹片相连。编扎后,糊上丝棉纸(现在改用白布),描画上马匹的五官及皮毛图案,内点蜡烛(现在改用电子灯),颈部系上铃铛。西宋马灯队伍共有120多人参加,表演现场设在村子里几个开阔的场地,18位马灯表演者头顶花冠、面画脸谱、身着戏袍、腰别马灯,分别饰演刘备、关公、穆桂英、八大锤等历史人物形象。表演中,道具有牌灯、马灯、马叉、火阵星、大刀等等。马灯队成员衔接自如、配合默契,随着锣鼓节奏的变换,不停变换阵式,时而跑动,时而转圈,时而向前,时而后退,表演出了“龙门阵”“梅花阵”“双龙出水”“半边月”等十余种跑阵,纷繁复杂的阵法让观众眼花缭乱。春节期间,西宋马灯还应邀到周边各村表演,到正月十六收草。

跳马灯是晶桥镇丰富灿烂的地方民俗文化之一,在春节期间,有10多个村庄欢欢喜喜跳马灯,让村民们在欢乐祥和的节日中,享受了一份古老的“文化大餐”。

2023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加持下,晶桥镇在石山下村打造了非遗展馆,石山下村非遗展馆集中展示了晶桥镇雨花茶、西宋马灯、石山下特色糕团、麦芽糖等国家、省、市、区级非遗技艺,结合互动体验和儿童手工坊,让游客体验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非遗活化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 张福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

来源:南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