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通讯员 陈倩
进入3月,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退税开始了,由于前期预约申报名额较少,近期将会是退税高峰期,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节点,想要趁机实施诈骗。3月19日,玄武警方梳理以往退税期间的高发案例,以问卷形式,提醒大家切勿上当。
邮件显示退税待领取可扫码办理?
上班族周先生不久前收到“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称财务部门核算过他有退税待领取,让他扫描邮件里的二维码,办理个税退税申报。周先生认为这是工作邮件,不会有问题,于是就用手机扫码,按照页面提示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并通过手机短信验证。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卡被盗刷2万余元的信息,这才反应过来遇到了诈骗邮件。
警方提示: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此期间,如您收到类似邮件或短信称您有一笔退税待领取,切勿轻信里面的内容,一定要在正规“个人所得税”官方网站和APP办理退税汇算申报。税务部门在向纳税人开展个税汇算提示时,不会在邮件或短信中附带网站链接及具体的应退或应补税额,请广大纳税人一定要注意甄别,避免上当。
有“专业人员”帮忙能多退税?
“手机控”小高一有空就浏览各种社交媒体。年度汇算期间,小高偶然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博主说个人办理个税年度汇算时,可以新增填报一些扣除,此外退税也有很多“门道”,如有兴趣可以私信博主获取“退税秘籍”。小高如获至宝,立马向该视频博主发送私信。对方称能帮忙操作办理个税汇算退税,按退税到账金额比例支付服务费,还说“不成功不收费”。小高按要求提供了自己的个税APP账号密码和银行卡号等信息,可没等来退税成功的消息,银行卡内的余额却被悉数转走。
警方提示:一些不法分子瞄准纳税人急于获取退税、乐于获取退税的心理,推出所谓的“退税秘籍”,博取眼球和关注。大家切勿听信网络上各类涉税小道消息,按照官方提示进行操作,千万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任何账号及密码。
填报虚假个税信息可以多拿钱?
新婚夫妇小袁和小王尚未养育子女,看到其他同事申报时能享受到养育子女的专项附加扣除,小袁心生羡慕。一天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小袁刷到一名博主,其声称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个人负担”,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内容属实,并晒出了退税到账的截图。小袁信以为真,为少缴点税款,联络对方购买了一份虚假的子女身份信息并填报。最终税务机关发现小袁的谎报,暂停了小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警方提示:诱导填报虚假个税信息骗局,会给个人财产和社会安全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进行退税操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填写相关虚假信息,并不会提高退税金额,反而会被税务机关退回重新填报。
“人工退税”能加快到账速度?
个税汇算开始后,小曹看到其他同事办理汇算获得了退税,自己也有点小期待,但当他打开个税手机APP后却犯了难。原来,一年没有登录个税手机APP,他早已把密码忘得干干净净了。就在小曹冥思苦想反复尝试时,他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的个税APP系统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人工退税’。请点击链接联系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对,为您优先办理。”小曹信以为真,添加了“工作人员”为好友并向对方提供身份信息等,咨询能退多少税。没想到对方迟迟不回复,直到工资卡内余额被转走,小曹才反应过来这名“工作人员”是冒充的。
警方提示:如果忘记个税手机APP密码不要担心,在登录页面点击“找回密码”,就可重置密码。遇到所谓的“人工退税”来电或短信时,首先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陌生人。其次,在得知个税APP系统故障后,应当直接联系个税APP的人工客服进行核实,不要相信所谓的“人工退税”。最后,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