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畅)园林绿地不仅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本底和“碳汇空间”,也是人民群众舒缓身心、疗愈解压的绿色港湾。27日上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今年共建成157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包括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公共空间林荫化、滨水绿岸等类型,超额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有效增加了群众身边可休憩、可健身、可交往的活动场地,受益者超350万。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介绍,省住建厅综合考量项目实施基础、符合度、特色亮点、百姓受益面等因素,遴选确定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清单,并择优确定18项作为省级联系点。实施项目清单化管理,建立月跟踪、季调度、督查评价工作制度。同时,将“‘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成效分析”列入重点调研课题,完成《“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成效分析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从选址布局、设计建设、共治共享等方面提出9条改进举措,指导各地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品质。
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省住建厅统筹2023年度省级专项资金6950万支持项目建设。据了解,《江苏省“公园绿地+乐享场景”建设管理指南》《江苏省“城市林荫路+”建设指南》已经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印发,为项目建设提供指引。
为了实现功能的拓展提升,营造开放活跃、内涵丰富的活力场景,省住建厅推动“乐享园林”与“他系统”统筹融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滨水活力空间提升、低效产业用地改造等,增强“乐享园林”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衔接和复合利用。盘活利用闲置地、畸零地、高架桥下等存量空间,整体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结合全民健身、“一老一小”需求、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因地制宜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同人群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社会交往等日常生活需要。
南京下关电厂口袋公园、宜兴同心口袋公园……一大批党建主题公园将党建红色文化融入市民绿色生活空间。省住建厅依托“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将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建设成为党建引领、文化传播、社区治理的新型载体。同时成立“乐享园林”行业党建联盟,以常州为试点指导开展“大园牵小园”结对共建,把流动的园艺讲堂、园事花事活动从大公园向“小口袋”延伸覆盖,送园林园艺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聘请“市民园长”共建共管。
从“以景为主”到“以人为本”,“乐享园林”建在哪里、好在哪里、美在哪里都由群众说了算。通过政风热线、零距离等社会媒体和问卷调查,调研群众需求,更加关注老城区绿量少、活动场地紧缺等事关群众生活品质的“烦心事”,结合老旧小区、学校、地铁等周边建设可游憩、可交往、可候学的“绿色客厅”。对去年已建成的“乐享园林”项目,省住建厅组织开展综合评价,评选公布了南京市雨花台区景明佳园口袋公园等第二批50项“江苏省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项目·乐享园林”,社会关注和参与量达2194万。今年,省住建厅联合省委宣传部举办了第三届“身边的自然 乐享的园林”摄影和微视频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12567份,参与量达8909人次,通过群众的镜头真实记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和美好生活场景。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