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产业“半年报”: 创新型产业业务收入增长超10%

发布时间:2023-08-09 09:56      点击量:625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6”创新型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6个未来产业整体增速近30%……8月8日上午,南京召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二“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第一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南京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的成效与下一步举措思路。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近年来,全市工信系统深入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同时入选首批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布会上,南京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玉宁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再上一个千亿元新台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值4347.3亿元,同比增长1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连续三年高于南京GDP增速,位列全国GDP前十城市第五;而在优势产业上,2022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7408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第三;智能电网产业体系在国内城市中最为完备,省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高压继电保护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正为南京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纳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并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郭玉宁表示,南京还将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发布一批重大应用场景,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南京有序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出台《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年)》进一步明确具体推进方向。据统计,2022年,全市推动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共计2896个,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7家、示范车间133个。

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布会上,锚定加快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南京市工信局发布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保持全省第一;完成12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个;争创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省星级上云企业200家;全面实施《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培育30家左右“两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和园区等。

而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南京对于企业培育也有重点部署。郭玉宁介绍,南京将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壮大优质企业雁阵,全力促进小升规、高升规、项目投产升规,全年净增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并做强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全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

加快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助力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大动能。“在2022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南京位居第三,已连续4年居全国前列,南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做法,2022年被工信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郭玉宁表示,下一步,南京将积极组织举办重大品牌展会,高水平举办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23中国(南京)软博会、2023中国工业软件供需大会、第二届中国(南京)新赛道大会等产业重大活动,力争每个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品牌活动,同时打造“宁工品推”供需对接品牌,深化“宁对接”南京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推广运用,组织举办产业链供应链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生产,并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强化“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畅通政企联系渠道,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此外,南京还将积极构建高水平产业人才体系,落实《南京市推动高水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南京产业“重点人才库”“人才需求库”,积极争创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产业人才平台(基地)等。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聂龙妃

来源:南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