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取得这些进展

发布时间:2023-06-15 09:28      点击量:709

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南京坚持“为国家试制度”导向,有力有序推进综合试点工作。经过半年探索推进,国务院批复的综合试点政策任务已实施45项,实施率43.3%,并在政策突破、制度创新、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成效,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南京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去年全年加快3.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2个、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5.4%,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4.6%,带动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两大行业对全市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占地区生产总值25.2%,较去年全年提升2.9个百分点,综合试点重点行业领域增长势头良好。

重点行业领域扩大开放取得进展

在科技领域,南京获批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推动全国首单纯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深交所上市,一季度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9亿元。在金融领域,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试点在江苏上线。在健康医疗领域,设立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南京服务中心。在司法领域,南京国际商事法庭正式揭牌成立。在商务服务领域,启动实施“全球数字服务商计划”“小店计划”,政策持续发力吸引外资、促进销费。菲尼克斯精益智能示范工厂、百事可乐扩能项目、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运动控制业务亚太区总部、西门子电力自动化区域性总部、叠拓华东区研发中心、汉桑AIOT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完成签约。

2023年1-3月,南京新设及增资外资项目个133(新设90个,增资43个)。合同利用外资17.73亿美元,新增实际使用外资32.95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94亿元,同比增长6.6%。升级类消费增势较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30.7%、23.1%、18.9%。

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

南京出台了《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实施路径。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南京纤维玻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3家单位入选工信部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协同创新,成立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南京高新区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南京生物医药谷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产业园区银行间类REITs。推动先声医药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江苏先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重点园区和重点平台形成示范带动

南京以江北新区为龙头,打造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聚焦提升南京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出台集成电路“10条”、生物医药产业“12条”新政,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及创新项目落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芯科谷·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基地项目开工,南京中科超精“麒麟刀”产业园顺利投产。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载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南京)软件谷一季度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9家。

加强服务业开放发展要素保障

南京优化人才保障,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提高出入境人员口岸通关效率。探索“非共识人才”举荐,进一步赋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单独举荐权。强化数据保护,加快制定《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数据要素相关规章制度规定。

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积极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南京市支持(南京)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直播电商产业基地建设,《搭建“跨境直播服务贸易”新场景》入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全面落实。

通讯员 张文耀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金磊

来源:南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