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推出远古生命系列特展《时光胶囊——琥珀与时光的故事》。琥珀,是广大市民的熟悉且非常受欢迎的收藏品和装饰品之一,其宛如保存了生命历史的博物馆,封存着远古生命的无数奥秘。一粒粒琥珀如同一颗颗时光胶囊,将远古生命封印其中,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在时光的历练下,成为灿烂夺目的生命珍宝,留给今天的我们去解读和欣赏。
本次特展,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承办。该所目前收藏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琥珀化石,近年来陆续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新发现。为了体现科普为民理念,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由该所一线科学家领衔策展,结合近年来对琥珀化石最新科研成果,精心选取了来自世界各地保存精美的各类琥珀化石标本500余块,首次对外展出。
琥珀是植物分泌的树脂,经过埋藏、石化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化石。特展通过展板介绍、标本展示、琥珀化石艺术墙、琥珀艺术摄影、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琥珀的由来及形成过程、世界上主要的产地、分布和地史记录,人类对琥珀的认识历程,以及琥珀中所含动植物化石所揭示的生命演化历史等科学知识。
在特展中,公众将亲眼目睹一些非常罕见的世界级琥珀化石标本,它们瞬间被包埋在了小小的琥珀胶囊中,展示了历经上亿年漫长时间后依然栩栩如生的各门类化石精品,比如:软体动物(如蜗牛)、多足类动物(马陆)、蛛形纲(蜘蛛)、昆虫(丽蛉、蚊子、各类传粉甲虫、蚂蚁等),以及各种植物叶片和花朵等。特展中最为珍稀的几块琥珀标本不可不看,比如定格于琥珀中的花朵、正在交配和正在产卵的蚊子、伪装的脉翅目幼虫以及大量各种类群昆虫的集合等。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收藏部主管贺一鸣介绍,正在交配和正在产卵的蚊子,它们的这种状态是非常难以保存下来的,而树脂就正好滴到了它们的身上,并将该瞬间永久封存。另外还有一种昆虫的幼虫的琥珀标本,它将自己的身上摆了很多微小的泥土颗粒来伪装自己,非常有意思,从中可以解读出很多来自远古的信息。
贺一鸣还透露,有的琥珀并不是采集出来就是我们在展厅看到的样子,“有的琥珀最初挖出来的时候是一块原石,长得像煤炭一样,这一类琥珀一般是在煤矿或者矿层中挖出来的,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是随着大海漂过来的,看起来就很清亮,颜色和色泽和缅甸等地的琥珀都不太一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