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始发,首创两项先进工艺

发布时间:2022-12-16 14:19      点击量:282

     本报讯(记者 李都 通讯员 曹昊晨) “南京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自11月19日盾构始发以来,我们首创两项先进工艺,目前已经推进20米。”12月12日上午,在地铁11号线行知路站建设现场,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李洪财介绍,随着全线第一台盾构机于绿水湾站——行知路站区间右线始发,11号线的建设进入新阶段。


  作为全线建设进度最快的站点,行知路站实现了“当年主体开工、当年车站封顶、当年盾构始发”。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面上,车站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刷防水涂料;地下16米处,红色的龙门吊不断挂出土斗、运出土方,并吊进钢筋混凝土管片;盾构区间内,“工匠”号盾构机正在“歇脚”,工人们抓紧清理散落的渣土,运输车则沿着轨道向内输送管片……现场一片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


  “工人们正在拼装的管片,宽度从以往的1.2米增加到1.5米,就是我们首创的一项工艺。”李洪财介绍,地铁管片作为隧道支撑体系的结构,是隧道的最外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管片越宽,接缝就越少,可降低渗漏水的风险。


  在管片拼装的过程中,同步采用新型双液注浆工艺,也是该项目的一项创举。“双液浆凝固速率快、固结强度高,可有效减少管片上浮和错台的风险,提升隧道的成型质量。”李洪财说。


  “在南京所有地铁线路的建设中,包括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还是首次采用这两项先进工艺。”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处高级主管李晓东介绍,这也和站点的“先天条件”有关,由于行知路站临近长江,实施新工艺可解决长江河漫滩区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等难题;同时,盾构始发区间从行知路站到绿水湾站,一路基本都是直线,这也为新工艺的试点创造了条件。“目前,行知路作为工艺试点,完工后要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防水效果和沉降情况,如效果好会逐步推广。”李晓东说。


  从去年11月30日开工到今年12月,南京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经历了1年的建设周期,作为“江北换乘王”,其项目进展备受市民关注。记者从江北新区枢纽办获悉,目前全线20座车站中,除中央商务区站与新区地下空间建设同步实施外,已有16个站点开工建设,其中10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9座车站开始主体结构施工。


  江北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慧介绍,在项目前期保障施工方面,新区枢纽办克服困难,完成了临时用地许可证的办理,保障了车站施工临时用地合法、合规,为1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奠定基础;开工以来,新区枢纽办、南京地铁建设公司齐心协力,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方面积极创新,保障了地铁11号线按照计划时序和过硬的工程质量稳步推进。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