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江苏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泰州闭幕。本次运动会共设18个大项比赛,南京市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17个项目角逐,取得骄人成绩,共获得64金25银13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盲人板铃球 全省无敌手
全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是第一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全省综合性体育盛会,这既是一次残疾人体育道德、意志力等全面素质的比拼,也是一次动员协调、训练成效、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大检验。
在9月19日下午举行的盲人板铃球三项决赛中,来自南京市盲人学校的闫浩然、宋海莹、张皓韦、朱文获、赵馨、张梦丽等6名运动员,包揽了盲人板铃球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和混合团体三项冠军,被兄弟城市代表团戏称为“盲人板铃球天团”。6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8岁,但在平时训练中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在教练的精心栽培下,创造辉煌。
旱地冰壶队 尽全力奋战
南京市残疾人旱地冰壶队6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则将近55岁,全程坐着轮椅征战。他们在老大姐刘清珍带领下,平时克服重重困难展开集训。
罗玉萍感冒了,浑身出虚汗,嗓子也不舒服,始终坚持训练;马敏英拉肚子,全身乏力,仍然坚持到训练场;王胜宝和徐勇作为男同志,不仅是“军师”,也是“战将”。他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夺得来之不易的一块集体项目银牌。
记者获悉,在全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二阶段比赛中,南京市代表团参加了田径(包括特奥田径)、盲人板铃球、旱地冰壶、坐地排球等四大项目比赛,均取得不俗成绩,实现竞赛成绩和体育风尚双丰收。
通讯员 马国华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
来源:南京晨报